思政教育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生工作 >> 思政教育 >> 正文

传承红色基因·礼敬传统文化丨经典诵读分享——第4期

发布日期:2023-03-24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“传承红色基因·礼敬传统文化”。本期的诵读人是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的关屹同学,他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是传统文化经典书籍《诗经》中的《秦风蒹葭》,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!

关屹

文学院

2021级文艺学专业

《诗经》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。先秦称《诗经》为《诗》,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,故称并沿用至今。

《诗经》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,其中的诗来自广大的地区和阶层,作者有奴隶、自由民、士兵、流亡者、乞丐、思妇、弃妇,也有从统治者内部分化出来的受打击、排斥的贵族。他们从不同的地位、遭遇和生活感受,从各个不同社会侧面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,展示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的生活,时间跨度之长,背景之广阔,内容之丰富,是后来许多诗集都难以比拟的。而在艺术手法上,《诗经》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,对于事物的白描传神生动,是我国现实主义创作的典范。同时《诗经》中的大量诗篇运用了赋、比、兴手法来叙事、写景、抒情,大大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,提高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。因此,《诗经》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,现实主义的源头。它与《楚辞》并称为“诗骚”,代表了北方文学的最高成就。“风雅”成为后代进步文人创作的典范,“比兴”成为古代诗歌的基本手法,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,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优秀传统。

本期重点给大家分享的是《诗经》的开篇第一首诗《秦风·蒹葭》,曾有人评述到:古之写相思,未有过之《蒹葭》者。相思之所谓者,望之而不可即,见之而不可求;虽辛劳而求之,终不可得也。于是幽幽情思,漾漾于文字之间。吾尝闻弦歌,弦止而余音在耳;今读《蒹葭》,文止而余情不散。

《秦风·蒹葭》

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溯洄从之,道阻且长。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央。

蒹葭萋萋,白露未晞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湄。溯洄从之,道阻且跻。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坻。

蒹葭采采,白露未已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涘。溯洄从之,道阻且右。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