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化校院研究生会联动协作,助力研究生会更好服务研究生成长发展,11月11日,校研会代表前往外国语学院开展专题工作交流活动,学院研究生会核心成员、部分班委代表齐聚一堂,以经验共享、思路碰撞赋能研究生校园工作高质量推进,为校院协同服务研究生成长搭建坚实桥梁。


首先,校研究生发展中心艺术团办公室部长张安琪系统解读校研究生会、研究生发展中心及“求是” 研究生宣讲团核心职能。她以“服务 + 引领”为核心主线,从组织管理中心牵头的研代会筹备、党团秘书处主导的思政教育,到新闻中心的公众号运营传播、文体中心的元旦晚会等文化活动策划,再到职业发展中心统筹的双选会,构建起覆盖研究生思想成长、日常生活、学术科研、职业规划的全链条服务路径。在介绍研究生发展中心时,她聚焦学术科技协会“砥学研思”沙龙的学术赋能、青年志愿者协会“金晖助老”项目的责任传递、媒体部《交流》院报与《燕研学子》院刊的文化传播、艺术团路演的艺术浸润,展现了学术、志愿、文化、艺术深度融合的特色发展模式。针对“求是”研究生宣讲团,她通过四大宣讲队累计200余场宣讲的鲜活实例,分享了思想引领的实践经验,为校院研会协同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实操参考。

此外,“求是” 研究生宣讲团王天宇同学作为校研会特色宣讲力量的代表,为在场校院研会成员带来“沧州武术文化的时代价值与传承” 主题分享。他从沧州武术历史渊源切入,结合霍元甲等武术名家的励志事迹,深入剖析其中蕴含的“身心一元” 智慧与 “自强不息” 精神,并针对传承挑战提出发展路径。宣讲中,他通过“八极拳摘杏” 等生动案例,既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,更启发校院研会成员探索跨界融合新形式,为后续开展特色活动提供了新颖思路和创作灵感,助力校研会丰富服务载体、拓宽思想引领维度。

此次活动高效搭建校院沟通桥梁,让参会成员明晰校级组织体系与资源对接路径。下一步,校研会将以此次交流成果为契机,持续强化校院联动效能,真正打通服务研究生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逐步实现资源互通、优势互补、责任共担,让研究生会的服务覆盖面更广、精准度更高、影响力更强,为全校研究生成长发展构建更优质、高效的组织服务生态!
